3D打印走進校園還缺什么?

foozao   2016-12-28 15:21:14

為響應國家“大眾創(chuàng)業(yè),萬眾創(chuàng)新”的口號,目前“3D打印進校園”的活動在全國乃至全球愈演愈烈。目前3D打印這項技術也成為了國內各類教育行業(yè)的“剛性需求”。那么3D打印為什么要進校園呢?進校園的主要形式是什么?現在小編就這兩個方面以及存在的瓶頸、因此衍化出來的市場就個人觀點進行一下簡單分析。

一、3D打印為什么要進校園?


1、目前3D打印在設計和應用環(huán)境上存在瓶頸,而讓這項技術與教育相結合,在校園得到發(fā)展則是突破這個瓶頸的方向之一。


2、迎合創(chuàng)新、創(chuàng)業(yè)的發(fā)展戰(zhàn)略,為實現形成“萬眾創(chuàng)新”、“人人創(chuàng)新”的新態(tài)勢鋪路。同時讓學生們借此機會走在科技的最前沿。


3、讓學生在創(chuàng)新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上得到訓練,可將學生的創(chuàng)意、想象變?yōu)楝F實,因此可以激發(fā)孩子們對學習的熱情。


英國著名教師戴夫懷特曾經說過:如果你能抓住學生的想象力,你就能抓住他們的注意力。3D打印機可以讓枯燥的課程變得生動起來,它是一種同時擁有視覺和觸覺的學習方式,具有很強的誘惑力,在觸覺學習中,學生不是在黑板或顯示器上簡單地看文字或圖形,而是通過他們的觸覺抓住核心概念的三維模型,這樣能夠吸收和消化知識,使學生不再遺忘所學的課程。


4、3D打印可服務于教學的不同領域,并產生神奇效應。


生物課,可以通過3D打印完整還原身體各器官的組織結構來幫助學生觀察和學習;化學課,3D打印的復雜分子結構更便于學生學習觀察;歷史課,3D打印還原古代的文物和重要事件的器具來幫助學生理解歷史真相,地理課可以通過3D打印打出獨特的地質面貌,來研究特殊的地形和人文知識,直觀而生動。是老師們快速制作合適教具的絕佳方式。


二、目前3D打印進校園的主要形式


1、開設3D打印選修課


2、設立3D實驗室


3、建立3D創(chuàng)意工作室,組建小創(chuàng)客團隊


4、組織3D打印夏令營活動等。


三、3D打印進校園存在的瓶頸


1、3D打印目前處于初步發(fā)展階段,國內相關人才較少,造成學校該課程的師資力量緊張。


2、目前國內針對學生的教材不完整,教育方案不夠系統化。


3、配套設備比較昂貴。


4、目前3D打印技術在建模等軟件操作方面有一定的技術壁壘,對學生學習有一定的難度。


四、因此衍生出的市場


1、3D打印教育培訓;培養(yǎng)優(yōu)秀3D打印人才,給學校提供師資資源。


2、基礎型3D打印設備;著重研發(fā)基礎型3D打印桌面機,降低成本。致力于做適合學校大批量采購的打印機!


3、研發(fā)或優(yōu)化配套軟件,讓3D打印建模等軟件變得簡單,易于操作,逐漸向“傻瓜式”操作指南看齊,力爭開發(fā)出孩子們也一學就會的配套軟件。

0

770 0

發(fā)表評論

登陸后參與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