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煙臺毓璜頂醫(yī)院耳鼻咽喉科率先將虛擬現實、混合現實以及3D打印等諸多高新技術相結合,成功實施了一例顯微鏡下側顱底腫瘤切除手術。手術過程順利,完整切除腫瘤組織。術后認知、感覺、運動功能正常,患者術后第7天已順利出院。虛擬現實+混合現實+3D打印技術成功在耳鼻咽喉科手術中應用,在我省尚為首例。
據了解,“虛擬現實”+“混合現實”是通過技術手段讀取病人的CT、MR等影像數據,生成3D全息影像模型,醫(yī)生借助MR眼鏡,能清晰看到病人病灶的3D影像,并可以對影像進行縮放、旋轉、移動、改變透明度等操作,并可將3D影像與患者自身相融合,了解病灶與周圍的解剖關系,提高手術的安全性。
接受本次手術的患者是一名48歲男性,因口角歪斜入院檢查。CT及MRI結果顯示左側鼓室、側顱底腫瘤病變。由于患者的腫瘤位置比較深,牽連到左側面神經、耳蝸、前庭、半規(guī)管,并且面部周圍骨質包繞、向上部分侵入顳葉腦組織,常規(guī)治療難度非常大。
“以往這種病癥,還是以開顱手術為主,這種手術損傷大,神經功能、腦組織損傷重、感染等風險也比較高,因此病人恢復慢、住院時間長”煙臺毓璜頂醫(yī)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孫巖表示:“前期我們科室在科主任宋西成主任的支持和帶領下,在鼻顱底、頭頸腫瘤方面已開展過7例術前3D影像技術,已經擁有了比較成熟的應用3D影像指導術前手術方案制定的經驗。但將3D與虛擬混合現實技術結合在術中應用還是第一次?!?/span>
為了優(yōu)化手術方案,術前醫(yī)院耳鼻喉科張宇副主任醫(yī)師利用影像學數據充分與3D工程師溝通,制作出腫瘤與周圍重要結構的全息三維模型;科室還組織了全院多學科會診(MDT),制定了最佳治療方案;孫巖副主任醫(yī)師術前進行了模擬演練,同患者交流病情時,與患者同時佩戴MR眼鏡,直觀顯示腫瘤的大小、位置及腫瘤與周圍血管神經等重要器官的解剖關系,得到了患者的充分認可。
孫巖副主任、王錫溫主任、張宇副主任、陳良醫(yī)生共同操作了手術,術中根據模擬產生的全息三維模型,實時調整模型的方位,將模型與病灶重合,確保手術精準的實施,提高了復雜手術的療效和安全性。手術過程順利,未輸血,腫瘤暴露好、出血少、完整切除腫瘤組織,無感染及任何并發(fā)癥。
隨著技術的進步,特別是虛擬現實+混合現實+3D打印技術的應用,使醫(yī)生擁有了高維度的“透視”手術區(qū)域和“上帝視角”,確保手術更加精確,安全,提高了手術效率,加快患者術后康復。該技術的成功應用標志著煙臺毓璜頂醫(yī)院耳鼻喉科在精準腫瘤治療的道路上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!
相關閱讀>>>虛擬現實與3D打印已帶來直觀逼真的外科手術解決方案
801 0
登陸后參與評論
2025-03-31 10:17:20
2025-03-11 10:00:32
2025-03-11 09:57:10
2025-03-11 09:50:56
2025-03-10 11:00:08
2025-03-10 10:58:03
2025-03-10 10:57:16
2025-03-10 10:56:40
2025-03-10 10:55:13
2025-03-10 10:53:29
2025-03-10 10:50:49
2025-03-07 10:02:4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