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諾丁漢大學與制藥公司GlaxoSmithKline(GSK)合作進行了“用噴射與UV光引發(fā)3D打印片劑”的研究。該研究首次表明,結(jié)合使用噴射打印和UV固化可以生產(chǎn)“固體口服劑型”的藥物。這打開了個體化用藥、小規(guī)模臨床試驗的改進和“功能分級劑量設計”的大門。
3D打印定制藥物可以大大簡化供應鏈、改變藥片的幾何形狀從而改變載藥量、改變藥物的釋放情況,甚至掩飾一種藥的味道。據(jù)了解,癲癇藥物Spritam是第一個獲得FDA批準的3D打印藥物。
此次研究中,研究人員大力贊揚了噴射3D打印,因為它“精確、低成本,能同時沉積多種材料”。結(jié)合UV固化,這種混合方法有諸多好處,能“在環(huán)境溫度下制造可延緩釋放的復雜片劑幾何形狀”。
研究人員使用一臺Dimatix Materials Printer DMP-2850 3D打印機(見下圖),并特意為其增加了一個手套箱,以控制氧氣水平。這反過來可被用來控制光聚合過程。另外,一個LED UV燈被直接固定在打印頭上。
使用這種設備和一種特殊配制的、含有Ropinirole HCl(一種用于治療多動腿綜合征和帕金森病的藥物)的墨水,研究人員生產(chǎn)了多批直徑為5mm的片劑,每批25片。每片的打印時間約為4分鐘,而每批的固化時間則為7.5分鐘。
研究人員總結(jié)說:“UV噴射打印首次被證明能生產(chǎn)固體口服劑型。”
396 0
登陸后參與評論
2025-03-31 10:17:20
2025-03-11 10:00:32
2025-03-11 09:57:10
2025-03-11 09:53:04
2025-03-11 09:50:56
2025-03-11 09:39:20
2025-03-10 11:00:08
2025-03-10 10:58:03
2025-03-10 10:57:16
2025-03-10 10:56:40
2025-03-10 10:55:13
2025-03-10 10:53: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