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北京工業(yè)大學藝術設計學院的漆藝實驗室得了一件寶貝,是宋代河南窯口絞胎工藝的透花瓷(透花瓷亦稱“攪胎瓷”。用白、褐兩種色調(diào)的瓷土相間揉和在一起,然后拉坯成形,胎上即具有類似木紋的紋理,最后上釉入窯焙燒而成)。但是這件寶貝損壞十分嚴重,屬于殘品。實驗室就開始想辦法修復這件藝術品。
正巧,北京工業(yè)大學藝術設計學院的漆藝實驗室聽說“張飛3D打印”正好手頭有一臺先臨三維的多功能手持式3D掃描儀EinScan-Pro。雙方一聊,就想到一塊兒了:
利用3D掃描做逆向修復,并進行3D打印,就可以把這個殘缺的透花瓷修復完整了。
解決方案
1.利用EinScan-Pro獲得殘片的三維數(shù)據(jù)
“張飛3D打印”的學生們將EinScan-Pro固定在專用三腳架上,并將透花瓷殘片放置在Einscan-Pro的轉(zhuǎn)盤中央。隨后,使用固定式自由掃描模式,選擇最高精度(掃描精度為0.05mm)對文物殘片進行掃描。
掃描過程中,“張飛3D打印”工作室的發(fā)起人王文毅老師就表示,這個掃描儀“掃描速度快,精度高,算是消費級別里面的工業(yè)級產(chǎn)品。尤其是這種固定式自由掃描,已經(jīng)達到工業(yè)級水平了?!?/p>
掃描后,在Einscan-Pro自帶的軟件中,透花瓷殘片的點云數(shù)據(jù)逐漸成型。得益于Einscan-Pro的高掃描分辨率,我們可以看到文物外表以及斷面上的微小細節(jié)都被掃描保留下來。
掃描完成后,設計師在軟件中將點云數(shù)據(jù)轉(zhuǎn)換為三角面片數(shù)據(jù)。在轉(zhuǎn)換過程中,設計師將“簡化模型”的數(shù)值選擇為100,以此保留模型的全部細節(jié)。轉(zhuǎn)換完成后,輸出保存成stl和obj文件。
2.利用三維軟件見證復原奇跡
接下來,就將掃描得到的obj文件導入Zbrunsh中。通過在軟件中專門制作的絞胎紋理筆刷,文物和復原部分的接縫紋理得以修整好。 最后通過布爾運算,得到最終復原部分的完整模型。
3.3D打印讓殘片找到“母體”
進行電腦修復后,“張飛3D打印”工作室的學生們就利用3D打印打印出了透花瓷的缺損部分。
通過拼接、打磨、噴漆等后處理,一件極具藝術感的文物修復藝術品最終出爐。
總結
1.從掃描到打印不超過5天
在這里,小編需要和大家強調(diào)的是,透花瓷殘片從掃描、模型修復、3D打印、后期處理等工序完成,不過四五天時間。
2.現(xiàn)代科技賦予透花瓷二次生命力
很多粉絲可能會覺得奇怪,咦?為什么透花瓷修復部分要做成朱紅色的呢?
這里面就有學問了。透花瓷內(nèi)外相通,表里如一代表了中國“表里如一”的君子情懷。而朱漆在古代是只有君王重臣才能使用的顏色,所以代表了尊貴,在現(xiàn)代,更有中國紅的喜慶、朝氣意味。君子之風加上尊貴、朝氣,還有什么能比朱紅更配這個透花瓷呢?
小編倒是覺得,經(jīng)過3D掃描和3D打印技術修復之后,這個透花瓷倒比原來更有意義了。古代與現(xiàn)代相結合,素色與大艷的朱紅色相交,向來大開大合才能產(chǎn)生視覺上的沖擊、寓意上的豐富。這,大概就是高科技所賦予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的第二次生命力吧。
756 0
登陸后參與評論
2025-03-31 10:17:20
2025-03-11 10:00:32
2025-03-11 09:57:10
2025-03-11 09:53:04
2025-03-11 09:50:56
2025-03-11 09:48:14
2025-03-11 09:46:43
2025-03-11 09:35:25
2025-03-10 11:00:08
2025-03-10 10:58:03
2025-03-10 10:57:16
2025-03-10 10:56:40